跨入2022年以來,養豬行業哀鴻遍野、滿目瘡痍,一時整個行業似乎都被迷茫、彷徨、無助籠罩著——原料瘋狂上漲,豆粕一次次創造著歷史新高;運輸成本增高,油價漲價的消息接踵而至;自2月8日國家發改委稱豬糧比跌進二級預警區以來,豬糧比進一步下跌,目前西南部分地區已下跌到3.9。(如圖:目前官方公布的豬糧比)
如何應對行業危機?部分飼料企業、養殖場、飼料從業人員開始病急亂投醫。在育肥豬料飼料成本上漲300元/噸以上,濃縮料成本更是上漲1000元/噸以上的情況下。有的飼料企業為了所謂的“活下去”,反其道而行之——惡性、簡單、粗暴地銷售,贈料、延遲漲價等等拙劣手段,我們稱之為簡單交易型銷售(或者說就是溫水煮死青蛙)。有的養殖場,抵不住壓力,冒然使用低價低端飼料,以為自己占了便宜,得到了實惠;加上部分不良飼料從業人員開始宣稱行情不好就應該使用便宜料,讓整個養豬行業更加雪上加霜。使用低端料真的能降低成本嗎?
近期,中國畜牧業協會呼吁養殖戶:降低飼料標準,不僅讓豬生長緩慢,甚至停滯生長,隨之而來抵御疾病能力降低,尤其是在春夏季交接之時,更讓豬場處于風雨搖籃中顛簸,給豬場制造潛在危機。
小編作為一線飼料從業人員,今天給您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。
平安專業養殖合作社,育肥豬存欄一千余頭。考慮到目前行情壓力,老板慌不擇路,降成本、提效益,成為了他首要考慮的事情。而飼料成本占了養殖成本的70%以上,要降低成本,看起來降低飼喂標準是最簡單、最直接的方法。老板選擇了一批次便宜料,在小編耐心勸說之下,進行了實證數據對比:
使用普羅國際的四金剛之一611與J公司便宜C2料對比,表面上普羅國際的611成本價高出整整200元/噸,而C2料還給他促銷了100元/噸。實際成本高出了300元/噸。但是數據一出來,讓豬場老板瞠目結舌。
由實證數據得知:611表面上貴300元/噸,實際上一噸611與低端產品相比,每頭豬創造的價值多34元/月。一噸料大約可以供200——270斤豬10頭吃一個月。用611最終反而多創造了340元價值。
當小編把所有數據告知葉老板時,葉老板恍然大悟。1200頭育肥豬,用普羅611與低端料相比,不但成本沒有增高,反而最少多創造了40000元利益。孰優孰劣,一目了然。
使用低端產品,不但不能節約成本,反而無形中成了豬場盜走效益的關鍵點。降本增效,不是選擇低端料!行業寒冬,讓我們同舟共濟,共渡難關,明天的曙光一定屬于堅守、堅持的我們!